您所在的位置:爱球网 >> 足球 >> 国内足球 >> 国足

国足,应该和苏超冠军踢一场比赛

2025-11-07  来源: 爱球网 www.24iq.com 点击:

6月10日晚,重庆龙兴足球场的灯光再亮,也没有照亮国足1-0险胜巴林后依然灰暗的世界杯之路。3胜7负9分,小组第五,又一次倒在世界杯门外——这种熟悉的失望早已让球迷麻木。

但这似乎并不重要,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如火如荼的“苏超”。

11月1日,泰州队4-3反击南通队,夺得首届苏超冠军奖杯。谁能想到,在这场地方赛事的决赛中,竟然有一个地方赛事 220 一万人抢票,6万多人幸运地拿到了门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国足和巴林的比赛人数。

早在此之前,在国足输给印尼的耻辱之夜,网络就爆炸了。有人说“让南通代替国足”“让南通对阵国足”。前国际球员范志毅在直播间直言不讳地回应:“你真的认为你的南通怎么了?南通队三天两头,南通队能打吗?你真的能打吗?你也能说出来!”

范志毅说的其实是对的。有句话叫“不要用你的爱好挑战别人的工作”。正如有人所说,无论国家足球队有多弱,都是国家队层面的弱点,业余队无法挑战。

中国足球联赛体系层次分明,B以上有A、CSL,国家队球员是最好的职业精英。因此,如果国家足球队认真与苏联超级联赛冠军泰州队比赛,也应该进入58个。

但是,输赢并不重要。国足和苏超冠军,打一场,可能不好,甚至很合理,很应该。

南通队原队员马实际上是中乙海门科缔缘青训队的成员,而泰州队则来自长春亚泰U21梯队。苏超决赛可以看作是U21青训梯队的决斗。因此,国足与泰州队的比赛并不是职业精英对业余草根的比赛。年轻人努力工作,足球的魅力,不就是这种“谁也说不准”的激情吗?

谁能断言青训梯队的拼搏不如“职业精英”的懈怠?谁能说,地方赛事的热血无法与国家队的“制度光环”相比?

当然,国家队不愿意踢球。傻瓜可以理解这个账户:赢,是“理所当然”,没有人会称赞;输了,是“天塌下来”的灾难,唾沫明星可以淹没足协。所以,国家队肯定不愿意,足协也不愿意。

但国家队不应该有“一队的私利”,国家队不能忘记他们是“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面挂着“中国”这个词,应该有中国足球的模式,应该承担中国足球的责任。

与苏超冠军泰州队踢一场比赛,对中国足球,对中国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赢得国家足球队是中国社会的一件好事。我们可以打破“民间大师”和“扫地僧”的流传观念,让群众明白专业就是专业,一切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这是对当前急切甚至不耐烦心态的一个很好的警示。这比任何合理的声音都更有效。

国足输了,也是中国足球事业的好事。那一定是中国足球的一剂猛药。如果连U211都是U211。梯队的苏超冠军打不过,那么有什么理由可以辩护呢?这么多年的制度缺陷、青年训练漏洞、职业联赛的虚假繁荣,只是被这场失败挑起来!只是“红脸”、“出汗”、“照镜子”,然后从痛苦中吸取教训,找到中国足球的新方法和新出路。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有这种热切的期待。这种期待不应被忽视。

足球,归根结底,不是星海,而是应该俯下身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兴奋。国家队,是纳税人的钱,是球迷的门票,广告商的赞助。这么多年来,我们吞下了多少失望的苦水?从“冲出亚洲”的呐喊,到“不要再堵塞”的恳求,球迷的底线一次又一次地下降。

现在,人们想看一场“他们期待的比赛”,想让国家队放下身段,参加盛会,加热中国民间足球的热度。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这种期待确实存在。

此前,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文言文“挑战书”。如果我转发了很多这篇文章,我也可以证明这种期望。如果这种期望能成为一种年度惯例,对苏超乃至粤超、湘超、川超、闽超的发展都是好事。这是国家队对中国足球的群众基础,义不容辞的责任。

想想苏超的成绩单:7 个月赛期,85 场比赛,243 万观众涌入球场(场均超过) 2.8 一万人,碾压多少中超赛事!),在线! 20 十亿人疯狂围观——这不仅是一场地方性的比赛,也是中国足球不可忽视的现象,也是中国足球的最新火种。

国家队放下身段,参加了与苏联超级联赛冠军的比赛。赢了,证明了专业的价值;输了,迫使改革的勇气。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中国足球的祝福。

end

刘远举

央视、第一财经、光明日报、腾讯、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FT中文网、澎湃等特约作家,以及众多智库研究员。

关注时政、金融、科技等话题,以深刻、专业、理性的态度探索现象背后的事实。

第三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

第三十四届中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

第二十八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腾讯大家年度作家奖

新浪最有价值专栏作家奖

红辣椒评论年度佳作奖奖年度佳作奖

中国科技自媒体50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