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爱球网 >> 足球 >> 国内足球 >> 中超

申花主场球市火爆背后 蓝色经济圈正在城市生长

2025-05-23  来源: 爱球网 www.24iq.com 点击:

中国职业足球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是让足球真正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引擎。

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足球队,在上海会有怎样的体验?

早上8点,飞洲国际广场还没有开门,几十个穿着蓝色球衣的粉丝在申花店外排队。他们等着买当天比赛日的主场袖标,每场比赛都有不同的段落,这是本赛季的热门选择。中午,商场周围的咖啡馆不断有粉丝聚集,街道逐渐被染成“申花蓝”;晚上吃饭的时候,飞洲地下餐饮区的狭小空间里挤满了排队吃饭的粉丝。手工制作柠檬茶和咖啡的店员太忙了,没有时间抬头...这是记者最近看到的图片,也是申花主场比赛日的标准场景。

圈内流传的“申花球迷是中超最具购买力的群体”,并非毫无根据。2024年,俱乐部周边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比前一年增长了5倍,呈现出强大的商业潜力。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经济账户?

赛事IP的聚客效应

无缝连接从体育场馆到商业区。

夜幕降临,与飞洲国际广场相隔的上海体育场亮起了蓝色的气氛灯,粉丝们的助威歌声在空中回荡。

来自江苏盛泽的周先生告诉记者:“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周末带家人去上海看球、参观南京路、欣赏外滩夜景更方便。”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周末,其实是申花赛事IP激活城市消费链的生动写照。

自2023年申花进入主场并启用上海体育场为主场以来,比赛的聚集效应正在以惊人的规模重塑城市商业格局。一家位于飞洲国际广场地下的本地面馆,门口挂着申花队旗、队服、围巾,成为粉丝的“食堂”。;此外,糕饼店还推出了凭球票打折活动,准确锁定比赛流量。

飞洲国际广场商业运营负责人表示,“活动带来的客流明显提升了餐饮业绩。每次申花主场比赛,32%的餐饮销量都有所提升,进一步推动了零售业。”如今,飞洲国际广场的业态主要集中在运动服、健身器材、健康轻餐饮等。,符合体育场馆商圈营造健康生活方式,形成“观看比赛-购物-休闲”的闭环消费场景。

数据显示,申花主场场均上座人数为2.8万人,今年3月1日对北京国安的比赛,现场观众接近4万人,再创新高。同样,客队球迷的规模也创下了新高,今年浙江队客场球迷达到2600人,此前亚冠对阵日韩球队时,海外球迷平均停留2.3天,人均消费超过1500元,直接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上升28%。根据上海东方体育评估咨询中心的计算,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申花赛事创造了21.54亿元的直接经济影响,间接拉动效应达到37.

徐家汇体育公园作为上海体育的地标,凭借中超和CBA的双重主场优势,以及正常的表演艺术和展览活动,构建了“体育文化+品质消费”的复合生态。这为徐家汇商圈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关键支点——这个曾经因为同质化竞争而陷入发展瓶颈的老商圈,利用这个机会打造了一个具有体育消费特色的集聚区,与体育公园形成了双向赋能。申花赛事就像城市商业的“转换器”,既拯救了商业区的众多商家,又深度融合了商业空间和赛事场景,印证明了职业体育赛事不仅是短期商业转型的催化剂。

品牌运营破圈

从情感消费到千万商业生态

从皇马到沙特利雅的胜利,球星C罗带动的球衣经济给俱乐部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申花,没有世界级的明星,俱乐部周边产品的运营改变了另一种“小快灵”的打法。

在比赛日的上海体育场外,零星的盗版球衣小贩与场内有序的正版周边销售形成鲜明对比。在申花球迷心目中,购买正版周边地区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对团队文化的认可和支持。

长期接手申花后,俱乐部商业开发团队改变了以往“笔记本、钢笔、徽章”周边的老面孔,实现了从外包到自营的路径,逐步解决了原有设计单调、结算混乱、响应速度慢、利润低的问题。将俱乐部周边产品与粉丝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成为传播申花精神核心的文化载体。这个想法催生了爆炸矩阵。

2024年,亚冠同款登机箱以其高价值的设计和比赛曝光,859元的首发价格在二级市场被炒到1200元,仍然很难找到一个“盒子”;蓝白百搭配色的胸包实用美观,成为粉丝日常通勤观看比赛的必备;冬季推出的男女同款蓝色棉袄,借助社交媒体精准营销,成功打破圈子,吸引非粉丝女性消费者。这些爆款不仅创造了销售奇迹,还通过场景设计和情感共鸣,将申花品牌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商业运营层面,团队已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保持100多种销售产品的动态更新,严格控制库存规模,避免因打折促销而损害品牌价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在2023年足协杯决赛之前,团队大胆预测夺冠的可能性,说服供应商提前备货,最终凭借冠军围巾的爆款订单实现商业和感情的双赢。

团队成绩的稳步提升为品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俱乐部旗舰店正在紧张准备,预计年内开业。未来,申花还将围绕吉祥物布鲁开发亲子系列,布局女性消费市场。商业开发团队负责人充满期待。“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申花品牌成为像纽约扬基一样跨越圈子的文化符号。”

多元化的商业发展突破

由“赛事赞助”到“IP产业化”

全世界的巴萨球迷都会选择去诺坎普球场“朝圣”。今年4月,巴萨正式推出新的游览项目,球迷可以乘坐直升机俯瞰诺坎普球场,售价289欧元。曼联也是多元化产业运营的成功模式。作为曼联球迷,他们此生的夙愿是体验老特拉福德VIP包厢。这些世界著名的足球俱乐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来不只是为球迷提供“足球”。

目前,当中国职业足球告别金元时代,转向有效运营时,没有标准答案就能深度绑定足球文化和商业价值,实现从单项赛事赞助向全产业链IP开发的飞跃。

越来越多的“粉丝二代”出现在申花的主场看台上,穿着蓝色衬衫。很多小粉丝把于汉超当成偶像。这位老将不仅以高超的技术成为赛场的标杆,还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申花的文化核心。这种代际传承的足球文化正在成为申花商业发展的基础。在一系列创新实践中,“Match day赛后视频(赛日)成为申花文化传播和商业实现的经典案例。

申花的商业突破与上海建设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高度兼容。根据英国Sportcal公司的数据,上海多年来在全球体育城市中排名第四,具有强大的体育消费市场潜力。申花作为城市体育的重要名片,不再局限于绿色领域,而是演变成一个承载着城市精神的文化IP。正如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谷际庆所说:“俱乐部要有文化和思想才能有战斗力,否则就是‘豆腐营地流水的士兵’。我们不仅要建立足球俱乐部,还要建立城市文化IP。”

伦敦是世界著名的体育城市,拥有许多英超球队。伦敦的足球文化对城市消费和旅游、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与伦敦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文化魅力。中国职业足球需要向国际先进俱乐部学习,从理念、管理、青年培训和商业等方面。作为上海乃至中国职业足球的代表,“申花”正在探索一条体育俱乐部和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道路,让足球真正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引擎,这也是中国职业足球长期健康命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