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爱球网 >> 综合 >> 田径

江苏赛事经济持续升温 比赛“流量”化为消费“增量”

2025-04-07  来源: 爱球网 www.24iq.com 点击:

算上体育赛事的“经济帐”

上个月,江苏迎来了今年第一个超级马拉松比赛月。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盐城马拉松在南京半程马拉松、无锡马拉松、南通马拉松等赛事相继举行后,最近也开始鸣枪。

中国办公室和国家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计划》提出,扩大文化体育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增加优质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供应。赛场内外,赛事“流量”如何转化为消费“增量”?赛事经济持续升温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赛场内外——

体育消费明显拉动了地区经济。

又是一年春天的好时光,江苏各地精彩的体育赛事接踵而至,不少比赛规模和参赛人数都创下新高。“跟随比赛旅行”、“进入景区、进入街区、进入商业区”等创新探索,对消费的积极刺激效应日益凸显。

以2025年江苏省“跟随比赛旅行”促进消费系列活动的第一站——2025无锡马拉松为观察对象,比赛和城市的“双向旅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据无锡市数据局、市体育局、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发布的报告,本次比赛吸引了42.9万名选手报名,3.5万人参加比赛。沿途有39.1万人观看比赛,带动了5.05亿元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览等经济效益,同比增长78.2%,创历史新高。比赛期间,无锡酒店入住率激增,滨湖,君来集团。

3月17日至23日,距离2025年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主会场只有300米的沙船(南京江北)奥莱非常热闹。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奥莱客流同比增长26%,营业额同比增长15%,外卡消费近30万元。“赛事经济”在拉动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月16日晚,苏州体育中心体育场因中甲第一轮比赛备受关注,苏州东吴主场迎战陕西联盟。陕西很多球迷专程去苏州看比赛。赛场气氛热烈,赛场外的旅游消费也得到有力推动。

这些案例表明,体育消费正在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动能之一。特别是在体育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举办活动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地消费市场的“标准”。以无锡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区是无锡最年轻的板块,于2019年正式上市。无锡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跆拳道、舞蹈、击剑、花样滑冰、三人篮球、网球等45场国际赛事,直接带动地方经济超过20亿元,走出了发展赛事经济的新路径,形成了一套体育强区和竞争产业模式。

产业链上——

消费增长带动体育用品市场扩张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举办比赛来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能源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比赛不仅为专业运动员搭建了高水平的竞技平台,也点燃了市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如今,“晒运动”已经成为朋友圈的时尚,“参加体育赛事”已经成为新一代人关注体育、追求精神满足的缩影。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众越来越重视健康,更愿意参加体育赛事。据业内分析,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周期将迎来,即“马拉松现象”。201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这一价值,人们的消费观念升级,健身需求增加,路跑需求大幅增加,赛事供应也相应增加。

赛事经济的持续升温不仅得益于需求侧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也得益于高质量供给的有力支撑。体育娱乐产品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支撑,涵盖健身器材、特种运动设备等多个品类。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体育娱乐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增速环比增长8.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覆盖31个主要类别。是国内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众多产业周期的重要起点和连接点,是融入国际周期的重要渠道。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蓬勃发展,体育用品市场不断扩大。2023年,江苏体育用品制造销售总规模4398.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江苏拥有1万名体育专家和4.5万名体育专家。

企业健康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活水”的一路护航。近年来,省体育局和省有关部门出台了30多项政策,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服务体育企业优化经营环境和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文化体育旅游联动促进消费,更好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城市一隅——

体育场馆设施盘活“金角银边”

随着体育赛事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其中,特别是赛事组织者和品牌方纷纷加入。根据贝哲斯的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规模将达到536.41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15%。随着体育赛事与体育赞助合作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为体育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已经构建了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服务、体育媒体、体育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此基础上,江苏积极推进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升。2023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6415.5亿元,占全国份额的1/6以上;从2013年底的640.2亿元增加到2023年底的2206.5亿元,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3.2%。

体育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产值上,也体现在其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上。2023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额达2513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44元。从支出结构来看,体育用品、健身休闲、体育培训、教育服务等消费各占一定比例。

在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约10万平方米的岛北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计划打造时尚体育、体育赛事、休闲娱乐等新的消费场景。近年来,江苏不断提高全国健身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充分发挥体育促进消费的作用,同时努力振兴城市“金角银边”,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建成36.37万个体育场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4.46平方米,居全国第一。

得益于江苏体育产业的积极布局,江苏体育产业正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张,到体育投资新机遇的出现,再到数字化转型的深入。

0